仿古霁红八方玉壶春瓶


仿古霁红八方玉壶春瓶

“霁红”,在宣德时也称“宝石红”;其后,才有人称为“祭红”和“积红”。它们数量稀少,因烧成难度极大,从明代宣德以后一度衰退,工艺师望而生畏,直至康熙期间才恢复,但呈色多为黑红。雍正时亦釉色浓淡不匀,多有缺陷,也有烧成褐红、粉红,以至苹果青等色层。至乾隆初期,还偶有精品。
霁红被誉为千窑一宝,其主要特点是釉中无龟裂纹理,不甚透明,不流釉,不脱口,不开片,热稳定性较好,尤其是其釉色鲜红却不刺目,宛若凝固的鸡血一般,有一种深沉安定、莹润均匀的高雅之感,非常漂亮。《历代名瓷图谱》中云:“祭红,其色艳若朱霞,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!诗云:“官古窑成重霁红,最难全美费良工。霜天晴昼精心合,一样搏烧百不同。”
八方瓶为方瓶中的一种,方瓶还有四方瓶、六方瓶等,与四方瓶、六方瓶相比八方瓶在技术上就难做很多,烧制时也更容易变形,因此流传下来的八方瓶与其他器形相比寥寥无几。八方瓶又称“八棱瓶”。始见于唐代,流行于明清时期,以清乾隆朝为多见。瓶口、颈、肩、腹、足皆为八方形。有青花、五彩、斗彩、粉彩、颜色釉等品种。八方则取八方来朝、八方来财、八方平安,八方升平之意,寓意吉祥。
八方玉壶春瓶器型撇口、束颈、圆腹、圈足,极具端庄秀丽之态。口沿呈八边形,继而八条棱线流畅显露,展现出似平似曲的渐变几何图形,棱线直至八方形外足,内圈为圆,呈现出外方内圆的独特圈足。
多少次的回望,因为你有与众不同的骨骼,有与众不同的线条,令你出类拔萃,独步群芳。天地万物,方中有圆,圆中有方,得变通之理,厚德载物也。

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,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。流行地区广,沿用时间长,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。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。基本形制为撇口、细颈、垂腹、圈足。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 类。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:颈较细,颈部中央微微收束,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,曲线变化圆缓;圈足相对较大,或内敛或外撇。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,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直至现代。

关于“玉壶春瓶”名字的来源,一般的书籍都说是因宋人的诗句“玉壶先春”而得名,也有说是因“玉壶买春”而得名,但前者仅是四个字,完整的诗句是什么,什么人作的,题目是什么,都不得而知。进一步说,即便知道了这首诗的全部,但一句诗是如何与这种撇口、细颈、垂腹、圈足的器物联系起来的呢?也很难说清楚。“玉壶买春”四字倒是可以查得到出处。唐代司空图的《诗品·典雅》中有“玉壶买春 ,赏雨茆屋;座中佳士,左右修竹” 的句子;“玉壶买春”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“春”(“春”指酒),玉壶指玉制的壶或是指如玉一般的青瓷壶;至于这种壶的形状是否就是现在所见的“玉壶春瓶”,二者是否能够直接联系起来,均难考实;也有某种可能是后人用“玉壶买春”(或“玉壶买春”)来附会现在的玉壶春瓶,也未可知。

发表回复